参考消息网7月23日报道《西班牙人报》网站7月20日刊登题为《欧中建交五十周年:重大机遇》的文章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,作者是西班牙前工业、旅游与商务大臣米格尔·塞瓦斯蒂安。文章摘编如下:
距离欧盟中国建交这一里程碑事件已经过去了50年,双方即将在北京举行特别峰会。
在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发动的关税战中,如果欧盟和中国这两大贸易巨头之间达成战略联盟,甚至形成一个大型自由贸易区,美国原则上将处于全面劣势。中国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欧盟的“全球门户”计划,两者可以互补。欧盟不应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历史和常识都表明,贸易渠道是双向的,即有去有回。无论是船只还是火车,都不会空载而归。
除了贸易之外,在投资方面还应该有多领域的合作。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》显示出双方加强经济联系的潜力。此外,欧中合作在世界上至少三个地区应该颇有成效:在东亚和澳大利亚,中国发挥着明确的领导作用;在拉美,中国正在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,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在该地区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;在与欧洲有着明确地理和历史联系的非洲,中国在关键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力显而易见。
在行业方面,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欧洲的能源、物流和研发中心,而欧洲企业则正寻求进入中国以消费为导向的市场。相互投资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、提高生产力,还能建立相互依存和长期稳定,并促进贸易发展。
欧中关系始终展现出韧性。有些领域联合投资的机会显而易见:
绿色转型。欧洲立志在2050年成为第一个碳中和的大陆,中国则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这些目标需要在清洁能源、电动汽车和可持续农业方面进行共享创新。
数字经济与创新。中国拥有非常活跃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,并在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欧洲则贡献了强大的数据保护框架、工业自动化和科学研究。
物流网络与供应链。中国和欧盟可以在港口、铁路、工业园区和5G基础设施方面创建物流网络。同时也要确保半导体、药品和关键原材料的战略供应。这同样适用于汽车行业。
生物技术、健康、农业工业和食品安全。双方合作潜力不仅体现在制药、诊断、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初创企业领域,在农业技术、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物流领域也存在潜力。
总而言之,尽管欧盟和中国面临地缘战略困境以及一些问题上的分歧,但双方在建交50周年之际面临着建立新型经贸关系的历史性机遇。
希望即将举行的峰会能够为开启一个如同50年前那样启动的、新的合作时代奠定基础正规的股票场外配资平台。
易速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